如此貧脊地方,很難相信中華文化起源在黃河流域。我這次在台灣,正好看到那本台灣的歷史系教授郭靜云所著的「夏商周:從神話到史實」, 70多萬字, 她認為中華文明起源 「不在黃河在長江」, 只是周秦漢唐等國都都在黃河流域,因而被認為是中華文明起源地。郭靜云是一個國際知名的漢學新銳, 有廿多年研究世界史背景,精通中文、法文、希伯來文和俄文。有興趣請看: 中華文明起源 「不在黃河在長江」和 郭靜云 金髮猶太裔 入籍台灣. Above 2 links on 世界新聞網版 are not working anymore, instead, please read 中文維基百科條目 about her book and the links within.
行程前一半, 這一帶的土壤氣候, 非常乾燥少雨。我們在定西休息區,看到路邊種樹需要遮陽,一隻西藏Spaniel躲了起來。定西只能種馬鈴薯,為「中國馬鈴薯之鄉」, 也適合中藥材生長。
行程後一半, 開始看到植物在田裡間生長。大概過了甘谷休息區,正逢早春, 油菜花盛開, 還有蘋果花、桃花、李花等等。有時一大片綠, 一大片红,一大片白, 以祁連山為背景, 很好看。Click "Settings" at bottom right to see HD quality video after playing.






我們到達天水用午餐,天氣好,人們把他們的貨物放出來在街上賣。但後來在晚上,出現一個大暴雨。We arrived Tianshui for lunch. The weather is good and people put out their goods on street to sell. But later in the evening, there was a big rain storm.

天水市以秦嶺為界線,地跨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午餐後,我們去位於天水市東南約45公里, 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號稱「東方雕塑館」的麥積山石窟。石窟始建於十六國的後秦,大約384年前後,當時佛教在中國開始興盛。隋、唐、五代、宋、西夏、金、元、明、清不斷被開鑿或重修。





Click to see More Pictures
1 comment:
絲路之旅: 隴西黃土高原, 麥積山石窟
Hello, 各位校友、朋友,
春天快樂! 今年剛好三月、四月在台北,很幸運,天氣十分好, 我們參加了中越祕境九日和古道絲路11日之旅, 累積了許多照片, 先貼一些絲路的照片。
絲路行程一路上有變化萬千的地貌景觀, 我們絲路之旅向東通過河西走廊,最後一段是從蘭州到天水,也就是秦朝的隴西郡。這一帶屬於黃土高原(Loess Plateau)的範圍,黃土厚達50至80米,水土流失極為嚴重,形成「千溝萬壑」的地貌,土地貧脊,非常乾燥少雨, 植物很難生長。我們在定西休息區,看到路邊種樹需要遮陽,一隻西藏Spaniel。定西只能種馬鈴薯,為「中國馬鈴薯之鄉」。
行程後一半, 開始看到植物在田裡間生長。大概過了甘谷休息區,正逢早春, 油菜花盛開, 還有蘋果花、桃花、李花等等。有時一大片綠, 一大片红,一大片白, 以祁連山為背景, 很好看。我們到達天水用午餐,天氣好,人們把他們的貨物放出來在街上賣。天水以秦嶺為界線,地跨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午餐後,我們去中國四大石窟之一、號稱「東方雕塑館」的麥積山石窟。
有興趣請看:
http://asia-2000.blogspot.com/2014_05_01_archive.html
再談歷史, 如此貧脊地方,很難相信中華文化起源在黃河流域。我這次在台灣,正好看到那本台灣的歷史系教授郭靜云所著的「夏商周:從神話到史實」, 70多萬字, 她認為中華文明起源 「不在黃河在長江」, 只是周秦漢唐等國都都在黃河流域,因而被認為是中華文明起源地。郭靜云是一個國際知名的漢學新銳, 有廿多年研究世界史背景。有興趣請看:
http://van.worldjournal.com/view/full_story/24620972/article-%E4%B8%AD%E8%8F%AF%E6%96%87%E6%98%8E%E8%B5%B7%E6%BA%90--%E4%B8%8D%E5%9C%A8%E9%BB%83%E6%B2%B3%E5%9C%A8%E9%95%B7%E6%B1%9F
郭靜云, 金髮猶太裔, 入籍台灣:
http://van.worldjournal.com/view/full_story/24620978/article-%E9%83%AD%E9%9D%9C%E4%BA%91-%E9%87%91%E9%AB%AE%E7%8C%B6%E5%A4%AA%E8%A3%94-%E5%85%A5%E7%B1%8D%E5%8F%B0%E7%81%A3
Post a Comment